三峽工程在長江綜合防洪體系中的關(guān)鍵性體現(xiàn)在三方面:一是三峽工程所處位置關(guān)鍵;二是在控制洪水來源方面,關(guān)鍵時刻可以錯峰;三是在控制致災(zāi)洪水方面,關(guān)鍵時刻可以削峰。
從三峽工程所處位置方面來看:
三峽工程位于宜昌以上西陵峽口,扼長江上游洪水進入中下游平原的咽喉,能對長江上游洪水進行有效的控制和調(diào)節(jié)。三峽工程所處位置關(guān)鍵,具有不可替代性。
從控制洪水來源方面來看:
長江中下游洪水主要由上游的金沙江、岷江、嘉陵江和中下游的洞庭湖水系、鄱陽湖水系組成。其中長江上游洪水是長江中下游洪水的主要來源,如1931年、1935年、1949年和1954年幾個大洪水年,宜昌60天洪量,分別占荊江洪量的95%,城陵磯洪量的61%~80%,漢口洪量的55%~76%。因此,控制長江上游洪水對長江中下游防洪至關(guān)重要。三峽工程位于宜昌以上西陵峽口,扼長江上游洪水進入中下游平原的咽喉,能對長江上游洪水進行有效的控制和調(diào)節(jié)。通過三峽水庫攔蓄,錯開上中游洪峰,避免洪水疊加,確保中下游防洪安全。
從控制致災(zāi)洪水方面來看:
不是所有洪水都會造成洪災(zāi),只有一部分洪峰流量很大、超過河道安全泄量的洪水才會造成洪災(zāi)。據(jù)調(diào)查分析,在現(xiàn)有堤防情況下,荊江河段安全泄流量為6萬~6.8萬立方米每秒(加臨時分洪措施為8萬立方米每秒),城陵磯附近河段安全泄流量約為6萬立方米每秒,漢口河段約7萬立方米每秒,鄱陽湖口河段為7.5萬~8萬立方米每秒。因此,長江特大洪水年的洪量絕大部分可以通過河道下泄,只有超過河道安全泄量的部分洪量才需要三峽水庫攔蓄,通常叫作“削峰”。例如1870年同型上游來的洪水洪峰流量為11萬立方米每秒,荊江河段安全泄量只有6萬~6.8萬立方米每秒,加臨時分洪也只有8萬立方米每秒,因此三峽水庫需削減3萬立方米每秒洪峰流量,這部分洪峰流量雖然很大,但歷時短,洪量并不太大。所以,三峽水庫防洪庫容相對于長江洪水總量來說雖不大,但足以削減洪峰,在防洪關(guān)鍵時刻發(fā)揮作用。